投保前五大考慮,做個明智規劃人
持續兩年的新冠疫情令我們更重視健康。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各種健康風險,愈來愈多人會主動了解醫療保險的重要性。身體的小毛病,或可以透過住院保障或公司的團體醫療保障填補開支。若然不幸患上癌症、心臟病等嚴重疾病,涉及的醫療費用相對龐大,一份可靠的危疾保障能夠提供一筆過的賠償金,讓您有足夠資源去打一場硬仗。
在決定為自己及家人安排一份危疾保障前,有五大環節必須仔細考慮:
- 受保嚴重疾病項目是否夠用
市面的危疾保障種類繁多,受保嚴重疾病的清單也愈來愈長。受保嚴重疾病由過去的四十多種,到現在超過一百多種。危疾保障的受保嚴重疾病的清單真的愈長愈好嗎?根據再保險公司的統計1顯示,2015至2019年香港首三大的嚴重疾病理賠項目分別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中風。上述三大項目約佔香港整體理賠總額分別是86%(男性數據)及93%(女性數據)。不斷加長的受保嚴重疾病的清單固然能令保障更全面,但若預算有限,將焦點放在風險較大的嚴重疾病上,如聚焦上述三大嚴重疾病的保障上面,是否更合符實際需要?
- 賠付次數
新型危疾保障不止受保嚴重疾病的清單愈來愈長,就連賠付的次數亦愈來愈多。一張保單由過去只賠付一次,發展到現在多次賠付,讓一張保單相對地更能持續為投保人提供保障。市面上有些危疾保障更設有保費回贈,即使已被確診受保嚴重疾病後亦有機會獲回贈指定百分比的合資格已繳保費,讓投保人在保障上享有更大彈性。
- 危疾保障的獨特優勢
市面上一些危疾保障兼備儲蓄成份。具儲蓄成份的危疾保單,一般屬於終生保障,保費一般比較高,保單價值隨時日遞增。另外,市面亦有一種危疾保障,保障期限可達20年,屬於中長期的危疾保障,更有機會獲得百分百合資格已繳保費回贈。相對於終身保障,這類危疾保障能聚焦特定時段,在優化保障安排方面或更到位。
- 個人需要
在投保前,甚至向理財顧問查詢之前,要先考慮清楚自己的情況。例如: 安排危疾保障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人生階段改變,身邊多了要保障的人嗎?一般來說,結婚或生子都是讓我們審視保障安排的好機會。因為重要的家人增加了,更不希望突如其來的疾病打亂了家人的生活。所以每個人生階段,都是完善個人保障安排的好時機。除此以外,身邊親友患病也是刺激我們提升保障的主因。在與病魔搏鬥的時候,還要為錢發愁,這種狀況無助於康復。因此了解想提升保障的原因,再對「症」下藥,便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案。
- 計算保額
計劃危疾保障時,一般會將醫療開支、生活費、以及家裡的財務負擔等詳列出來,再以該總數為參考,配合預算進行規劃。保額與保費是成正比,在進行規劃時,需要衡量是否能夠負擔相關保費開支。
如果擁有一份保障超過一百種的危疾保障固然理想,但若根據上述理賠數據做分析,不難發現大部份的理賠跟癌症、心臟病及中風相關。如果危疾保障能集中保障這三大危疾板塊,就有機會處理好大部份的潛在危疾治療開支,保費亦有機會相對便宜。
市場上的保費回贈 危疾保險計劃,正是針對上述三大嚴重疾病板塊而設。假如身體健康,保障期內未有索償,保障期滿時有機會可獲全額合資格已繳保費回贈。
請盡快聯絡您的理財顧問了解詳情。
1The Gen Re Dread Disease Survey – Key Takeaways for the Hong Kong Market
https://www.genre.com/knowledge/blog/the-gen-re-dread-disease-survey-key-takeaways-for-the-hong-kong-market-en.html